取下茶巾,折成一小塊,輕輕地擦拭泡茶用小茶罐蓋子,再換個茶巾折疊的角度,在罐身上繞一圈,代表著擦拭了罐子的身體。放下茶罐,拿起茶勺,從折疊的茶巾輕按勺柄兩下,然后移動到茶勺的頭部,再以輕夾的方式擦拭。
接下來是把杯子擺設出來,拿著燒開的熱水在每個杯子上斟上滿滿的一杯,特意讓熱水滿溢杯口。然后傾斜杯身,再度倒掉杯里的熱水,拿起另一條茶巾,折疊成與剛才一樣的小方塊,攤開對折的兩面,夾住杯口,以旋轉的方式擦拭杯口與內外杯身,最后翻轉茶巾,以新的折面擦拭內側底部,這樣一個個擦拭,用以準備倒茶湯供客人飲用。
泡完茶,還得思考要不要在泡茶席上將用過的壺、盅、杯、托清理,持肯定的人認為是要的,否則不是虎頭蛇尾了嗎,而且還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做得很優(yōu)雅,呈現(xiàn)對茶道修煉的功夫。持懷疑態(tài)度的人,認為這樣的清潔工作就衛(wèi)生要求而言是不夠完善的,茶會以后還要送進水屋清理烘干,既然這樣,為什么還要在泡席上操作一遍。
有些人認為所謂茶道就是要表現(xiàn)出喝茶在修身養(yǎng)性與做人處事上的功效,否則僅是泡茶喝茶哪里稱得上“道”?于是泡茶上象征性的動作就被設計了出來,如上述所說的清潔茶罐茶勺茶杯的動作,即使已經(jīng)在茶會之前清理干凈,在泡茶席上還是要做出時時勤拂拭的功夫。
泡茶奉茶喝茶過后又在泡茶席上很有儀式感地去渣、涮壺、清盅、清杯,雖然知道這樣做達不到飲食具衛(wèi)生的要求,但還是要用茶巾擦拭每個杯子,每個杯子都要換個新的茶巾部位。明明茶會結束后還要送進水屋清洗,仍然要在茶席上將杯子倒扣在杯托上以示勿使惹塵埃。
我們如果把茶道解釋為泡茶、奉茶、喝茶之道,不將修身養(yǎng)性、做人處事的道理包含進去,不將茶席裝飾、配樂、穿著、肢體動作包括進去,也就是只回歸到了茶葉、茶湯的本身,那泡茶席上的時間就要全放在茶葉茶湯美感與整體藝術性的表現(xiàn)與欣賞上。
從茶葉茶具泡茶用水的選擇、茶葉的認知、水溫的判斷、茶水比例與浸泡時間的拿捏、茶湯色香味性的呈現(xiàn)、茶湯的傳遞、茶葉茶湯葉底的欣賞,要在四十五分鐘完成一次茶會的進行(適當?shù)牟钑r間),已經(jīng)是很沉重的負擔,不止泡茶的人忙,喝茶的人也不能松懈,如果還要把泡茶席上的時間用來從事修身養(yǎng)性做人處事的功課,是無法完成任務的。
進一步說,也會模糊茶道藝術與修身養(yǎng)性各自的焦點,泡茶喝茶是走在修身的路上還是踏在藝術的道上要分別清楚,兩者有交叉的地方,但畢竟是兩個不同的領域。
原創(chuàng):蔡榮章
來源:茶道傳媒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